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身边的精神模范——专访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林鹿老师

日期: 2014-09-02



    林鹿,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副院长、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木质生物质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能源及能源中间体化学品的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项。近5年来,承担了10多项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福建省经贸委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研重大项目、厦门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平台项目以及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开发项目等的研究开发工作。担任本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Bio-processing and Bioenergy》(美国)编委和《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美国)编委。到目前为止,已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获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生物质基乙酰丙酸化学与技术》(2010)、《制浆漂白生物技术》(2002)和《制浆漂白生物技术与原理》(2012)。
 
    在与林老师的接触过程中,笔者可以明显感受到他是位和蔼可亲、谦逊仁厚的长者,一直对采访者保持亲切的微笑,采访者紧张的心情也瞬间被融化。通过采访,笔者对这位立志献身科学,追求创新的教授,优秀共产党员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据林老师回忆,他在1993年入党,至今已过二十一年。林老师读博时,身边有许多努力工作的调研组老师和同学都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使他深受鞭策,从那时起,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林老师说,入党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帮助他在提升个人能力,磨练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深刻感受到作为党员模范的责任感。
 
    回忆往事,林老师无不感慨。谈到现在的大学生活与林老师的大学生活的不同,林老师说这真是天差地别。79年入大学的林老师看了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报告后深受震撼,一心刻苦求学,希望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科学家或工程师。林老师说他的大学四年基本是教室、食堂和寝室的三点一线,他和其他同学都对成绩有很高的要求,很看重自己的进步。相比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电视也只是台数寥寥无几的黑白屏的生活,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信息来源十分广泛,思维更加活跃,知识量储备更丰富,出国交流等机会也很多,生活更加充实多彩。林老师认为虽然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优越,但当下大学生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竞争力更强,他希望现在的大学生能学会汲取七八十年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奋斗,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为自己赢得一片天,同时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党员同学应该是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不论是在学习成绩方面,还是班级工作、学生服务方面。特别是党员同学应多为班级服务,为社会服务,关心他人,无私奉献。”林老师认为在个人竞争方面,党员同学与其他同学没有太大的分别,但是在服务群众这方面,党员同学应付出更多,更加用心用力地完成为人民服务这项光荣的使命。
 
    此外,林老师对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学院里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应该以一个党员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组织上交代的任务都要真正去做,不要特别在意与正式党员的区分,应同样无私地为人民服务,为学校、社会服务。”
 
    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13级本科生是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林老师对他们寄予厚望。林老师说,能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依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发展新能源是人类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学院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也正是顺应科学发展的趋势。学院招收的人数并不多,学校和学院领导都希望我们能做到小而精、高水平、国际化,希望能培养一批优秀的能源学子为国家,为人类未来做贡献。
 
    当下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是学院办学的一大特色,林老师希望本科同学能积极参与其中,尽快融入实验室,发挥自己思维活跃的优势,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与课题组的方向结合起来,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本科生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专心学习研究,争取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能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与工厂研发或是参加各类科研创新比赛,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提升,也是对学院学校乃至国家的有力贡献。
   
    “未来能源不仅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与社会各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学院正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和国家的能源发展趋势中。我们当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老师和同学都要学会将科研学习工作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积极克服重重阻碍,全力为共同的能源未来打拼。”这是林老师对全院师生的寄语。
 
    在采访林老师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林老师后方的墙壁上挂了一副题为“润物无声”的匾。林老师说这是他的一位学生送给他的礼物。“润物无声”这四个字很好的概况了林老师这么多年来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林老师既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采访的过程中,林老师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服务于人民”,这充分展现出一位像春雨般滋润学子,为人民服务的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的光荣形象。
 
    “人的一生很短暂,做出点事情不容易”这是林老师最后半开玩笑的一句总结。本次采访的时间比较短,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长久的触动。科学的未来是不断更新的,我们愿遵循林老师的教导,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困难面前与同学团结协作,勇往直前,发展能源技术,共同改变世界!
                                                            (采访/李嘉恒、张哲  文字/张哲  摄影/李嘉恒)

上一篇:“永远跟党走,走好成才路”主题团日活动成功举办

下一篇:生物能源学生党支部开展“亲临炮台•畅谈能源安全”活动